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Abang Polis,kita kawan

雖沒有出席凈選盟4.0集會,人雖不在現場,但心與他們同在~
 
當天網線雖差,斷斷續續,但我還是在網上溜覽了整天,看看現場的情況~
 
觀看的過程中,無意中發現了一位美少女拿著這張幽默的漫畫,很喜歡所以拿來分享,相信是這名少女的作品吧~
 
凈選盟4.0集會雖已和平順利的結束了,但國家的問題卻仍未解決,所以馬來西亞真正民主之路還很長吧~
 
但,我堅信不放棄,終有一天能達到~
 
天佑馬來西亞~

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皇帶魚(Regalecus glesne)

头长红须触角 龙鱼入网惊动班台
2006-12-17 0:03:15
■ 与传说中龙有点相似的龙鱼上岸后,在班台引起哄动,成为居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 怪鱼庐山真面目,是不是真的很像龙,口形奇特的怪鱼也让人大感好奇如何猎食。
■ 1996年在美国圣选戈海岸捕获的一条冠带鱼,长7米半,若在海上出没,肯定会被人误以为是见首不见尾的神龙吧!
(班台16日讯)班台拖网船捕获1只与传说中“龙”有些相似的罕见怪鱼,顿在班台引起哄动,并成为居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这条罕见怪鱼长约7 尺 ,头部有长长的红色胡须与1对触角,同时也有鲜红色的背鳍,与传说中的“龙”有些相似,而有百年历史的班台渔村在这些年来,都未曾捕获类似的怪鱼,因此引起渔夫们的好奇,大家皆啧啧称奇,捕鱼数十年的老前辈也不认识这是什么鱼?由于与传说的龙有些相似,因此大家都称之为“龙鱼”。

这条渔民们口中的“龙鱼” 是在周五凌晨落入渔网,拖网船是在早上8 时许返回渔棚,在上岸后居民们更蜂拥而来观看这条怪鱼,并不忘与之合照留念。

  • 属罕见龙带鱼

    从资料得知,这条渔民们口中的“龙鱼”,属于罕见深海鱼被称为龙带鱼,也有人叫它为冠带鱼。

  • 传大地震前后才出现

    此鱼也相信是鱼族中传闻的一种“地震鱼”,传说在地震前后才会现身。如中国时报曾报导有记者由苏澳报导称南方澳鱼船“新都升二十号”,由南澳外海捕获一条长八尺,重卅余公斤的“皇带鱼”。嘉义县瑞里乡发生大地震前,渔民在澎湖海域曾捕获一条,渔村相传此种又称为“海龙王”、“龙宫使者”或“白鱼龙”的深海鱼,在大地震前后才会出现。或许是在深海海底地壳发生变动或火山爆发前,这种鱼会逃离深海到浅海域活动,所以容易被捕获。随后也有记者报导,在台东富冈的小野柳风景区附近海域150公尺处也捕获一尾,但当月却没有地震发生,也因此这种长相奇特的怪鱼应该和地震无关。

  • 2.3米怪鱼曾现身杭州 鱼头颇似传说中的龙头

    2003年3月中国杭州市也发现类似的怪鱼。这条2.3米长怪鱼是杭州之江美食城的供货方从台州椒江运来的,因为人们从未见过如此怪鱼,它被即兴命名为“龙带”。这条鱼外观奇特,鱼头颇似传说中的龙头,眼珠很大,直径有一个成人中指的长度。鱼身由宽渐窄,最宽处有30厘米,直至尾部只有普通带鱼的宽度。它的皮肤并不光滑,轻触鱼身,有类似珍珠颗粒般的感觉。运海鲜过来的小伙子说,他家祖孙三代都是椒江的渔民,但从未见过如此怪鱼。

  • 字迷大买“龙”

    因“龙”在万字的编号是001,所以当这条“龙鱼”出现后,相信这组号码将成为他们下注的热门字。
  • 乩童预言家族受擒 恐龙王兴风作浪

    班台当地的一名乩童也表示,这条怪鱼是属海龙王的跟班,它是随海龙王家族出巡时,不小心离队而成为网中物,因此当海龙王发现该只家族失踪了会有所动作的传言。

    据知,因班台捕鱼数十年的老前辈也不曾见过,所以捕获此鱼的渔夫正有计划将之作成标本,以供观赏,同时在上岸后,也将此鱼收藏好。

    媒体也在闻讯后,赶往采访及将此鱼拍下,与读者分享。

  • 在網上閒逛,又讓我發現了以前所處理過的一則新聞~


    奧黛麗·赫本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Books are the plane, and the train, and the road. They are the destination, and the journey. They are home." ― Anna Quindlen, 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

    怡保古傳光路


    怡保古传光路 曾掀易名风波

    已故前霹雳州总警长丹斯里古传光因在70年代对抗马共分子而惹来杀身之祸。

    古传光是在1975年11月13日下班后,被1名同事杨炳忠载返住家途中,在医院路欲转入美园的交通灯处,被2名相信是共产党分子枪伤,并在翌日不治身亡。2名枪手过后被捕,经过审讯后判以绞刑。

    据悉,古传光被委任为霹雳州总警长时,虽然知道共产党分子会对他不利,甚至要置他于死地,但他还是欣然接受,其勇敢对抗马共分子的精神值得人民敬佩。

    在古传光路仍未改为单行道时,该条道路是每一名到怡保警察总部上班警员的必经之路,每当他们经过古传光路时,都会不禁想起古传光的丰功伟绩,同时也会以他作为学习榜样。


    近打谷米粮配发处 一度被称榴梿街

    位于古传光路的万隆贸易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兼董事经理拿督郑奇能指出,其家中长辈在1947年已开始在古传光路经营批发米粮生意,所以其家人在该处经商已有57年之久。

    从小在该路长大的他说,记忆中在他小时候,该道路非常兴旺,当时该路是近打谷米粮干粮的配发及聚散处,所以每天一早就有许多人,特别是邻近一带的矿场都赶来购买粮食,也有许多外国商家将商品运到该处销售,每天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他也说,因当时的店屋都是楼下经商,楼上当住家,1楼往往住有10多20人乃是平常事,所以不论早上或晚上都听到人声,这种情景持续到70、80年代,也就是当怡保开始向外发展后,市区的居民陆续迁往花园住宅区,造成该处的住户渐渐减少。

    位于该路的天益茶楼东主曾国安表示,该茶楼是在1930多年由其祖父曾文涎所设立,而他本身是在50年代方出生,但小时曾听家中长辈透露,因该路以前是批发水果特别是果王的主要地点,所以曾被称为榴梿街,同时其店铺对面以前曾是马房,因时过境迁,已不复见。

    曾国安也说,该街道一度被命名为希而街(Hill Street),直到前霹雳州总警长丹斯里古传光不幸牺牲性命约2年后,才易名为古传光路。“几年前,古传光路被易名为朝圣基金路而惹起风波,并引起市民及居民的不满及反对,随后在多方力争下,终保住了古传光路路名。”


    纪念前霹州总警长 对抗共产党殉职

    已故前霹雳州总警长丹斯里古传光为了抗共产党份子而不幸牺牲性命,所以政府特地将怡保警察总部旁的道路改为古传光路,作为对他的永久纪念。

    古传光路位于怡保旧街场,从美登杰埠内巴士总站后的已空置霹雳及怡保交警总部开始通往霹雳华小旁,直跨越4条横路,即是邦立玛武吉干当华合路、苏丹尤索路、地里者街及烈治街,全长约1.5 公里长。

    古传光路全程皆为单行道,但驾驶者却不能从路头直通路尾,因从烈治街及邦立玛武吉干当华合路而来的轿车都会在苏丹尤索路聚首,所以驾车从路头到路尾必须兜个大圈。

    这条全长约1.5公里的街道,只有24间的店铺,但在怡保警察总部一带则设有多个政府机构,如朝圣基金大厦、州回教法庭及州牙医局,而怡保警察总部后也有1座巴基斯坦回教堂及3间旧式的小店铺,而其馀的21间店铺则位于地里者街及烈治街之间,当中也以华商居多。

    这条幽静的路曾在2001年时,因怡保市政厅在未征询各方意见之下,将这条纪念前霹雳州总警长的古传光路易名为朝圣基金路时,引起市民大感不满。

    当时,前全国总警长敦韩聂夫及历史家丹斯里邱家金教授也对市政厅的此项决定深表不满,并引起州政府的关注,霹雳州务大臣拿督斯里祖罗斯里也谕令即刻恢复路名,同期间民主行动党全国主席林吉祥及霹雳州行动党成员也极为关注此事。

    在舆论压力之下,怡保市政厅也在事后于2001年11月27日早上召开全体24名市议员皆出席的市政厅道路命名小组会议,并在会议中通过恢复古传光路路名,随后在当天下午1 时重新挂上古传光路牌后,易名风波终告一段落,而古传光的后人也感谢众人的协助,而得以保存古传光这个路名。


    古传光生平简介

    古传光(1925年-1975年),出生在中国江西县寻邬,在6男1女中,排行最小。其父亲是名医生,他是在年约2、3岁,当其家被共产党份子洗劫后,就离开家人,与其中1名兄长随身为传教士的叔叔及亲属共7人前来马来亚。

    抵马后,他们定居怡保,并住在郑太平路的以琳福音堂,在男英华学校求学。生活虽清贫,但他勤奋求学,并热爱足球及钩球,同时也努力工作赚取外快。

    后来,其受较高深教育的姑姑抵马后,在森美兰州华人接生院觅得护士长一职,所以古传光在学生时代,曾骑脚车由怡保前往森美兰州寻访其姑姑,来回需要至少2天的时间。

    日本入侵马来亚时,其叔叔指示他与哥哥南下森美兰向姑姑求助,随后他也加入马共组成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战争结束后,友人曾劝他加入马共,但因理念不同,所以他拒绝了。

    他在森州期间,于武来岸新村结识其妻,两人在1948年7月24日共结连理,共育有5名子女。

    古传光是在1950年前往砂劳越,并在2 年后的1952年在砂劳越加入警队当警长,之后步步高升。

    他在砂越州逗留了25年后,于1975年2月1日离开古晋警察局总部,被调往霹雳州当总警长,岂料在回到怡保不久后,即于1975年11月13日下班后遇害,使到他在马来西亚的生涯开始于怡保,同时也结束于怡保。

    当年举殡仪式场面隆重,随后其灵柩空运往其妻家乡森美兰,从此这名英雄人物长眠该处。
     
    離開報界也4 年多了,沒有料到還能在互聯網上看到10多年前所寫的一篇文章,也算小小的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