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邊走邊吃
馬來西亞的食物真的很多樣化,以前在報館工作時,總是走到那兒吃到那兒,雖然我國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不是小,所以每到不同的城鎮時都有當地的美食,而常常都有意外的收獲~
離開報館後,雖然少了因工作所需而到處亂跑的環境,但卻讓我懷念這種邊跑邊吃的生活,所以如今閒時我都會和家人到處走走吃吃,雖然和許多美食無緣,但看到家人開心的品嚐,也足以讓我同樂~
除了美食外,當我看到其他奇異的蔬果時,也一樣會買給家人及朋友嚐下~
上圖是我最近和朋友去霹靂州寧羅吃到美味又便宜的乾撈面,兩碗再加配料才6令吉多;下圖是以前才1令吉,如今漲到2令吉的檳城七條路碩莪炒,這種食物目前已很難找到了,可以一試,但個人則不是很喜歡~
魯乃的馬來叻沙和太平十八丁的華人叻沙一樣有血蛤,但賣相和味道則完全不同~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維多利亞橋(Victoria Bridge)
趁這個月初回怡保的途中,我在江沙和朋友會合,然後前往附近加賴的維多利亞橋處走走,順便拍些照片~
當天剛好有早市集,我們就去走走看看,因看到有許多活生生的鯰魚,所以我們也買了4公斤的鯰魚,再帶往維多利亞橋底下的霹靂河放生~
維多利亞橋是全馬最早的火車軌道橋,建在江沙郊區的寧羅(Karai),也叫加賴。這座火車橋是于1879年由霹靂鐵道局興建,在1900年竣工,同年由霹靂蘇丹依德里斯一世與英殖民參政司瑞天咸(Sir Frank Athelstane Swettenham)主持開幕。
初期,這座橋除了跨越霹靂河,最主要還是要讓火車順利運輸鍚米。直到1910年,它成為北賴川行新山的鐵道之一。
曾經為霹州鍚米輝煌作出貢獻的維多利亞橋,后期遭棄用,現在幾乎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它的歷史。
訂閱:
文章 (Atom)